专业·精进·利他银保监会副主席:刚性兑付的保本理财已经清零!“闭眼理财时代“结束近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22青岛·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,截至2021年末,理财存量整改基本完成,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理财清零。其中需整改的保险资管产品累计压降96%;通道类的信托和融资类的信托较峰值分别压降80%和43%,少量处置比较困难的资产已经依规纳入了个案处置,将尽快清零。同时,银行业、保险业的资管产品净值化水平已经超过了95%,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。
这些政策对于普通人而言,“闭眼理财”的时代结束了。刚性兑付的保本理财已清零“闭眼理财时代”结束PART 01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这个新闻的意义,先简单回顾下这个政策。在2018年,“一行两会”颁布了《资管新规》,内容多达几万字,核心在于净值化转型和打破刚性兑付。这一新规本来是在2021年年初就要正式落地执行的,由于突发疫情,推迟了一年,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落地执行。截至2021年底,刚性兑付的保本理财产品真正清零,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正式进入了净值化的时代。所谓“刚性兑付”,意味着你在买理财产品,无论产品最终赚了还是亏了,银行都会给你本金和相应利息。但如果亏了,银行会兑付本金。
而“净值化”,代表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。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跟投资股票,基金一样,自负盈亏。简而言之,“闭眼理财”的时代落幕,普通人理财难度增大。这也恰如对应了最近的一个微博热搜,“为什么年轻人理财越理越穷?”这多少反映出,市场投资品稀缺的情况下,普通人投资净值化产品,想要获利是有难度的。2022年凡是‘保本’的产品都是香饽饽PART 02最近有金融学者在一场财富演讲中表示“2022年,凡是‘保本’的产品都是香饽饽”。但当银行刚性兑付的保本理财清零后,目前市场上仅存的、可刚兑的金融资产有且只有三类:50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、保险的现金价值和国债。①50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
根据《存款保险条例》第五条,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,最高可以拿回50万本息,不过50万以上都是没有保证的。但今年河南地区6家村镇银行突然取不出钱,后续的储户的维权也是举步维艰。所以50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是否安全,现在也打上了问号。②国债国债以国家信誉背书,受到很多投资者的青睐,最近一次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储蓄国债,总额度400亿。7月10日8点半开始销售,不到2分钟,各家银行的线上额度已经全部被抢光,买国债完全就是拼手速。先不说能不能抢到,国债利率也是一期不如一期了。
这次发行的国债,和今年三月份发行的两期国债利率相比,3年期和5年期国债利率均下调0.15个百分点。③保险的现金价值说起保险现金价值能保证刚兑,大家可能会很疑问,保险不是用来保生病治病的吗?其实保险的功能早已超过了传统的只保生老病死,它已成为个人财富管理中重要的金融工具。某财经频道曾经预言:财富管理已经进入保险时代了!另外我们这里说保险现金价值能保证刚兑,是保单的现金价值保证刚兑。因为保单的现金价值白纸黑字写进保险合同里,受保险法保护。当我们解除合同时,保险公司必须依照法律及保险合同规定,在符合规定的情况,退还我们保单相应现金价值。具备充分的安全性、收益性及稳定性。
我们大致可以判断,当下仅存的可实现刚兑的财富管理金融工具中,保险具备一定的安全性。储蓄险正成为市场的抢手货PART 03纵观今年整个金融投资市场,毋庸置疑,储蓄险绝对是抢手货。养老金、教育金逐渐被更多人接受,以往没多少人知道的增额终身寿险今年受到更多人的青睐。不仅传统的保险公司及相关渠道开始大推这一产品,而且现在你进银行,你的理财经理也会给你推荐这类产品。其实除了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外,其他还有几类常见的储蓄险,不过这几类都有不保证的部分。譬如万能险保本还有个保底收益,但是保底收益以上的利益是不保证的。分红险没有保底收益,整个收益都是不保证的,投连险实际收益可能出现负值。而只有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的收益能够提前锁定。可以预见,在刚兑产品稀缺的大环境下,可以锁定长期利率,安全稳定性强的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将越来越吃香。
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:400-000-1696 客服时间:8:30-22: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: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
万一网-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-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